最近更新
手机版
手机版

扫描查看手机站

当前位置:973游戏网 > 软件频道 >  网络杂谈 > 浙被母亲虐待女子亲手勒死七岁女儿案件是真的吗?最后的审判结果是什么?
浙被母亲虐待女子亲手勒死七岁女儿案件是真的吗?最后的审判结果是什么?

更新时间:2017-11-28 14:36

作者:匿名

一个年轻妈妈儿时受到母亲虐待,因担心母亲继续虐待自己的女儿,竟将7岁亲生女儿勒死在被窝里。

看到女儿身上的小红点

坚持认为是母亲扎伤的

犯罪嫌疑人李某30多岁,李某的亲友、邻居都对她勒死女儿的行为十分不解,因为平时她对女儿照顾有加、万分宠爱,完全想不到她会做出这样丧尽天良的事情。警方为了找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动机,请张滢医生来进行精神状态检查。

李某的丈夫称,妻子之前被诊断出抑郁症,曾接受药物治疗但效果不佳。但张滢医生在交谈中发现,她的精神状态应该远不止抑郁症这么简单。

根据经验,张滢医生从成长经历开始聊起。李某一听到医生问她小时候的事情,情绪立马激动起来。她反复称自己“受尽她妈妈的折磨”,甚至用难听的词语形容母亲。

这种异常的反应引起了张滢医生的重视,在他的诱导之下,李某慢慢揭开了隐藏在内心深处的伤疤。

小时候,父亲长期不在家,母亲偏爱弟弟,经常打骂她。最夸张的时候,母亲会直接拿针来戳她,戳得满手是伤。她曾经尝试离家出走,被找回后又是一顿暴打。儿时这段经历让她觉得自己一无是处,性格压抑多年。

实施犯罪前几个月,李某给女儿洗澡时发现她身上有一些小红点。她一看到熟悉的伤口,马上联想到儿时母亲对自己的施暴。于是一口咬定,是帮忙照顾女儿的母亲“故伎重演”,又开始对外孙女下手。

李某无法接受女儿遭受同样痛苦的经历,抱着“与其让她受尽折磨,不如让她安静离开”的想法,先给女儿喂了安眠药,再用丝巾活活将女儿勒死。

儿童虐待不仅影响性格和认知

还会增加心理疾病的发病危险

根据患者的情况,张滢医生诊断她不仅仅患有抑郁症,还有严重的偏执性精神障碍,“女儿身上的小红点正好戳中了她童年的创伤,让她产生了被害妄想,最终做出疯狂的行为。”

张滢医生介绍,研究表明,儿童虐待不但会影响儿童的性格和认知结构的发展,还会影响成年期的情绪稳定性和面对应激的应对方式,甚至增加多种心理疾病的发病风险,如抑郁症,成年期焦虑、物质滥用、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精神疾病。

很多人认为小孩子,尤其是幼儿是没有记忆的,他们记不住儿时发生的事情。

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博士、微博签约自媒体作者Ent_evo在科普文章中写道,“但是1987年,埃默里大学的心理学家Robyn Fivush证明,并非如此。很小的孩子就会形成长期记忆,2岁半的孩子就能记得半年之前的事情。童年经历能在大脑里留下意识层面的印记。”

由于孩子的大脑还在发育,大量新生成神经元会影响旧记忆的留存,所以这些长期记忆还不是很稳固,绝大部分都在成长过程里逐渐丢失了。

但有研究认为,如果记忆带有强烈的情绪,那么孩子在两年之后仍然记得的可能性将是其他记忆的3倍。而创伤正好是这样一种情绪强烈的记忆。

儿童受到虐待伤害后

要告诉他们“你们没错”

张滢医生解释说,李某在看到女儿的小红点时,沉睡的创伤记忆一下子被激发了,一幕幕全都涌现到她脑海里,出现了“闪回现象”。

他表示,大多数的创伤记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消失,比如人会因为失恋、宠物去世等,一时间陷入悲伤情绪无法自拔,一般都能慢慢走出阴影,回归正常生活。

但如果受到的创伤过大,那必须要及时进行心理干预,否则就会像李女士一样,一旦内心的定时炸弹被引爆,后果不堪设想。

张滢医生说,在孩子感到孤弱无助的时候,不要强调让他们“振作起来,勇敢起来”,而是要用语言、游戏等安抚他们,告诉受害者错不在他们,让他们重新感受到温暖。

CopyRight©2007-2021 WWW.973.COM All Right Reserved 晋ICP备2023022329号-1

温馨提示:抵制不良游戏 拒绝盗版游戏 注意自我保护 谨防受骗上当 适度游戏益脑 沉迷游戏伤身 合理安排时间 享受健康生活
游戏作品版权归原作者享有,如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您来信告知( 联系邮箱:lqqsgduw132@163.com),本网站将应您的要求删除。